闽筝演奏技艺
—
保护单位:龙海市晨晖文化传播中心
闽筝演奏技艺于2020年列入龙海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绵绵古筝韵,悠悠中华情。闽筝(福建筝),是中国古筝九大流派之一。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古筝音乐伴随中原人士的南迁传入福建,特别是唐陈元光父子府军南下平乱,将士远离家乡,常常相聚以筝寄托乡愁,从而逐渐在八闽广泛流行。
“管弦喧夜千秋岁,罗绮填街百和香。”璀璨瑰丽的中原筝乐文化,在与当地闲居逸韵的淳厚民风交融中,自成古朴淡雅,清新细腻,技法简练,作韵丰富,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闽筝流派。筝界泰斗曹正教授曾赞誉:“闽筝乃‘乐中筝’中一枝古老朴素,清奇淡雅,独具特色,如同福建水仙花一样,雅俗共赏的‘奇葩’”。
闽筝其特点在集体演奏时,全曲的速度,强弱大多由古筝控制,因此每当“板拍”(强拍)出现时,筝大多运用“撮弦法”加强重拍;每当筝单独弹奏时,每小节的第一拍(强拍)也用“撮弦”处理。技术简朴、重于左手按音揉音,达到以韵补声的目的,主要技法有:点滑音、截音法、连勾法、跑马法等。
其演奏形式以座弹为主,用骨质制作甲片,用软皮套分别套在右手的大、中、食三个指头的肉面上作弹,闽筝积累了很多古老的曲牌,是中原先进音乐文化与闽越土著文化的融合并逐步发展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音乐。
百里弦歌,筝韵飘香。龙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习演奏闽筝蔚为盛行,能手辈出,人才济济。
近年来,龙海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勇挑闽筝传承保护重任,第四代传承人陈婉弘,以其博采众长、细腻娴熟、智技高超的演奏风范和较强的舞台展现力,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专业古筝大赛中获奖。
其对古典传统闽筝乐曲的真情挚爱和传统演奏技艺的执着追求,博得闽筝传承人陈茂锦教授的赏识并收她为徒,精心传授闽筝正统的弹奏技法,并钦定陈婉弘为新一代闽筝传承人,继续弘扬传承闽筝演奏技艺,在被称为“水上古村落”的埭美村首创设立闽筝馆,作为闽筝演奏技艺传承点及演出研习基地,为未来打造成“闽筝之乡”而努力。
闽筝是闽文化重要的表现方式,有很高的音乐学学术研究价值,具有鲜明的多元性、融合性,是闽文化艺术重要的表现方式,具有重要的闽文化学术研究价值,对于开发我区文旅产业,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