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双糕润制作技艺
—
保护单位:龙海富裕来食品有限公司
海澄双润糕制作技艺于2010年列入漳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澄,古为月港。民间每逢岁时节日,婚庆喜事,莫不蒸制糯米糕粿,民间称之为“甜粿”,清乾隆版《海澄县志、卷十六坊里》载:“县口市南市在岐街,东市在新路口,西市在亭下街”,设在亭下街贞节坊旁有一家甜粿店,老板白祥,为人厚道,被亲切称为“祥哥”,手艺最高超,销路也最好,蒸制的甜粿被称为“祥哥粿”。白祥女儿叫白秀玉,正好而二八年华,俊俏超群,肌肤白皙柔润,心灵手巧,能说会道,人称“秀玉姑娘”、“玉润小姐”,附加父女名字称“祥哥润”,以后转音为“双糕润”。海澄双糕润是由甜粿类演化而来,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海澄双糕润选用白糖、糯米粉、猪油加冬瓜条等为主要原料。把糯米粉和白糖放入石臼中干捣,加以筛选后和糖拌匀,再边捣边拌,直至变软成团,然后平铺于蒸笼内,加上冬瓜条、肥肉块、油葱等佐料蒸制而成。糕如树胶,质纯不粘,滑而不油,气味芳香,甘甜适口。
据传万贯富翁海澄裕丰隆糖行老板苏二舍,每天清早,都要到贞节坊下争买双糕润,名为买双糕润,实为多瞅玉润小姐,没料到有一次回头全心注视玉润小姐,一头撞在新路口石碑坊硬石上,额角肿起一块大疙瘩,人问二舍是怎么搞的?他瞧姑娘撞石坊却谎说“双糕润色、香、味都逗人喜爱,我舍不得多欣赏几回,才撞在贞节坊。”海澄双糕润是闽南闻名的风味小吃,之后,海澄人们便戏之说:“眼睛瞪着双糕润,头额碰在华表石”,使海澄双糕润这种民间名小吃文化流传更广了,甚至流传海内外。
闽台物缘,台湾屏东也有双糕润。据考证,屏东的双糕润的传统制作技艺就是海澄传过去的,海澄双糕润就是屏东的双糕润的根,这就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海澄双糕润成了台湾民众的思乡爱国的饮食纽带,维系两岸民众情感,旅居台湾的同胞流行一首《十月怀胎》的民谣:“五月怀胎心闷闷,爱吃海澄双糕润”。从海澄走出去的海外侨胞、华人对海澄双糕润对家乡的名小吃特别有感情,每次回到海澄,大多忘不了饱尝海澄双糕润,以怀念故乡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