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90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漆”彩世界~

2025-02-17

近日,李子柒复出的首条视频展示了中国漆艺,这门古老的技艺也因此受到全网关注。在漳州东山,漆艺经久流传。黄金漆画,俗称“溜金画”,是东山岛寺庙建筑、家具装饰中的一种传统手工漆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漳州市级东山黄金漆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若青,将传统漆画与当代艺术观念结合,传承非遗漆画手艺的同时,也传递着果敢坚毅的女性力量,在漆艺传承中实现自我价值,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漆”彩世界~



记者在刘若青的家里看到一幅幅漆画作品,有青春靓丽的少女、富含海岛元素的美景……色彩明艳,生动活泼。这几天她正忙着创作与蛇年元素相关的漆画作品,红色大漆加入调和油,不一会儿,一股清冷辛烈的木质香飘散开来。刘若青用画笔蘸取些许大漆,开始作画。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漆画相较于其他绘画种类,创作流程繁复,通常需要绘画图稿、材料镶嵌、罩染、抛光、揩清……每上一道工序都要自然阴干,而这个过程与气候相关,诸多工序一遍遍下来,完成一幅作品短则两三个月左右,长则半年到一年,精品更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虽然漆艺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但漆画是年轻的画种,相较于其他画种还是冷门。




让刘若青对这门古老艺术萌生兴趣的,是源于外婆家一件件绘制黄金漆画的家具,就是这些物件,让她与漆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若青说:“在外婆家,妈妈的老祖母留下来一套镶嵌有黄金漆画的床,祖辈已经没人提起是谁创作了它,但外婆跟我提起东山老画家欧眉山善于画黄金漆画,外婆的爷爷和弟弟也画过黄金漆画。这些美丽的遗作和故事,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审美种子,初中时我会将外婆家古家具上一平尺大小的二十几幅精美黄金漆画,用铅笔一幅幅临摹下来,它就是我最早接触的黄金漆画。”




作出一幅漆画作品,需要有技术也需要“天公作美”。于刘若青而言,更需要有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好的艺术作品恰恰来源于生活。把生活气息注入作品,才能让冰冷的作品鲜活、有温度。




作为90后的她,近些年创作的作品大多以青春女性为主题。《写给夏天》《橘子味的夏天》《芊芊》等作品中,总能看到她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女孩的唯美瞬间。


在众多以女性视角的画作中,《追梦》充满意象又写实。在画作下方是具有闽南特色的低矮房屋,暖黄的天空,有飞鸟或自由翱翔或停歇,四位美丽的女孩打着赤脚嬉戏玩闹,简单真实的孩童时光,温暖而充满朝气。这幅作品在2020年获第三届清华大学乔十光漆画艺术学生优秀奖,2019年入选第二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展。


“我小时候就喜欢到海边玩耍,喜欢面对大海,打着赤脚,踩在暖暖的沙滩上,非常舒服,画中的女孩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特意把她们设计成赤脚,自由、轻松地感受着自然,感知着大地的气息,展现了青春年华、朝气蓬勃。愿这样的我们像飞鸟任意飞翔,灵魂自由,对生活充满热爱,所以这张画是我内心思绪的表现。”刘若青说道。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刘若青的作品里,总能看到蕴含的属于女性的果敢坚毅。近些年来,她潜心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画展,也入选了第13届和第14届全国美展。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漳州市级东山黄金漆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若青深知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如今除了日常创作,刘若青还心系东山黄金漆画的传播与传承,希望能够打破大众对漆画认知模糊的状态,更希望将漆画这门技艺传授给更多人,让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刘若青还将创作漆画系列《福船》,综合运用漆画技法,传播海洋文化和漆文化。非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璀璨的瑰宝。刘若青希望,今后能够将此项非遗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更多的孩子能了解非遗,丰富海岛文化自信。



阅读5
分享